近日,安徽铜陵一学生家长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班费收取问题,该家长表示,孩子所在班级按照每人元的标准,一次性收取8万余元班费,家长质疑一个学期是否可以用到8万余元。
铜陵市人民政府回应称,班级每人收费元情况属实。此项费用由家委会征得全体家长同意,代收代支,是为了方便家长,减少琐碎费用缴纳次数,集中一次性缴纳的班级代管经费。此项费用收支均不经过班主任及任课教师。
回应中还明确表示,经了解,此次费用主要用于班级的教材缴费、学习及活动开支:学生的学习工具,学习奖品,学生体检,急救药箱,清洁工具,室内墙窗及班级花草等各项设施布置,班级班徽班旗制作,传统佳节班级活动、班级拓展等各项活动;学生自备学科的作业资料以及练习复印资料费,及教材补交费等。例:支出:自愿征订学科作业资料费等.5元,学校春季补缴教材统一收费.34元,班级必需品等物品.6元,现结余.56元。班级费用支出账目明朗,记录详细,接受全体家长的查阅和监督。
什么样的班级,一个学期能用8万学费?这应该是看到这个新闻的正常人,该有的第一个反应。
这个数字,无论怎么看,都是刷新三观的。不禁令人好奇,什么样的班级,以及该怎么花钱,都买什么东西,一个学期能花8万?
但此事最为奇葩的,并不是班费人均收2千元这个事,而是有家长举报后,当地相关部门的回应竟然是,是家委会行为,与学校和家长无关,并且还列出了此次费用的明细,可以说相对公开透明了。
可问题是,我们判断一个事情是非合理正当,透明公开并不是唯一的判断标准,还要看,此事合不合情理。
就此事而言,我认为至少存在2个不合情理的地方。
第一,在当前社会中,家委会的本质,我们大家都非常清楚,其表面上看是家校关系的桥梁,但很多都已经沦为了班主任或者学校的“附庸”,家委会跪舔学校和老师的新闻,更是屡见不鲜。
在这种大背景下,说班费人均收2千元的事情,全是家委会做主的,和学校老师无关谁信呢?就算真的无关,那由于家委会和学校老师之间的特殊关系,也决定着这8万块钱,没有那么简单,至少是一些家长故意表现和讨好学校老师的一种体现。
既然回应中明确表示,该收费都征得了全体家长同意,那为什么还有家长公开举报这事?家长当面同意,背后举报的行为,难道还不能说明什么吗?至少可以说明,家委会面前,很多家长敢怒不敢言,并不是怕家委会,而是怕家委会背后的学校和老师,给自家孩子穿小鞋。
而之所以公开举报,只能说明家长们对这种肆意收费,已经忍无可忍了。试想,如果孩子在高中,一年还要额外交几千班费,试问,这是增负担,还是减负担?家长们赚点钱都不容易,能不能别继续折磨家长了?
第二,从班费的支出用途来看,确实也是存在问题的。
教材缴费,体检费用包括班级活动的费用,当然可以有,但其他的,恐怕就经不起推敲了。比如说,学科作业资料费,这个真的有必要家委会统一收吗?再者,一个班一个学期的资料费,真的要花三四万吗?大家都是度过高中的人,打印以及资料的费用到底能花多少,大家心里都有数。而且,很多时候可以用学校的打印机,很多钱,明明是可以省下的,就不能为家长们省省钱吗?
还有,急救药箱,清洁工具,室内墙窗及班级花草,这些还需要家长掏钱?学校不是都会发的吗?这是钻钱眼里了?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长,一定要走出一个现实误区:不是班费越多,跪舔学校和老师越多,孩子就越能成才。只有给孩子创造一个三观正确的教育环境,才是成长之道。
显然这个环境里,容不下蝇营狗苟,容不下去拍马屁,也容不下过分的铜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