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防控果实蝇的的利刃格氏突阔小蜂 [复制链接]

1#

东方果实蝇(BactroceradorsalisHendel)属双翅目、果实蝇科,年发生8~9代,一生可产粒卵,分布于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国内俗称果实蝇、蜂仔或果蝇,自年入侵国内危害柑桔园,迄今仍为重要农业果树、园艺作物之害虫,每年平均造成10~30﹪的危害,对农业生产及外销影响极大。

为防治该虫,*府投入大量金钱和人力,在各地区设置侦测站调查其族群动态,早期采用释放不孕性昆虫技术防治法,及目前实施之灭雄技术处理,悬挂含*甲基丁香油,并以套袋、清除果园落果、喷洒含*蛋白质水解物、食物诱杀、等防治技术。而东方果实蝇之天敌,除蛹期在土壤中易受到蚁类等捕食性及微生物的侵害,成虫受到鸟类、捕食性天敌昆虫捕食之外,主要为卵、幼虫及蛹之寄生蜂类。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之变迁,化学药剂大量的使用,其种类与族群逐年减少,在目前东方果实蝇防治中,利用天敌为最弱也最被忽视的一环。因此,才引进了东方果实蝇幼虫寄生蜂((Diachasmimorphalongicaudatus)及蛹寄生格氏突阔小蜂((Dirhinusgiffardii),建立大量繁殖体系,田间释放应用及记录寄生立足情形。同时调查本土天敌在田间栖群密度,其中卵寄生蜂(Fopius(Biosteres)arisanusSonan在番石榴上寄生率达74%以上(吴及陈,),显示应用该寄生蜂防治东方果实蝇深具潜力。

东方果实蝇蛹寄生格氏突阔小蜂(Dirhinusgiffardii),属膜翅目﹑小蜂总科﹑小蜂科。系年姚安莉博士先后从夏威夷引进之寄生蜂,为东方果实蝇蛹之天敌。成虫呈黑色,以产卵管插入东方果实蝇蛹壳内寄主组织产卵,幼虫在寄主体内发育成长,经蛹期至羽化始离开寄主,为体内单员寄生性之天敌昆虫,现将蛹寄生格氏突阔小蜂形态及生活习性简述如下:

形态特征:

卵:

幼虫:

甫孵化幼虫体长0.4~0.5㎜,称蜂类幼虫型(apoidlarvae),具咀嚼式口器,胴部无色透明,末龄幼虫头小,胴部大,缺足,体长3.5㎜。

蛹:

自由蛹(Exerateadectieouspupa),前蛹期约3天淡*褐色后蛹期为黑色,由一层薄膜包裹,雌蛹长宽为3.5~4㎜×0.9~1.2㎜,雄蛹则稍细小。

成虫:

呈黑色,雌蜂体长3.5~4㎜,雄蜂体长3~3.5㎜,头部为下口式,复眼一对深黑色,触角一对,桔*褐色,棒状。着生于复眼中间,口器为咀嚼式,颈部短小而细窄,翅膀膜质静止时重叠平置背上,胸脚三对,除后足之腿节膨大黑色外并具齿状突起,其余腿节、胫节、跗节为桔*褐色,前跗节附生一对爪,产卵管在雌蜂腹部末端,产卵时始伸出体外,成虫的寿命约10~15天。

生活习性:

甫孵化之幼虫白色透明,幼虫在寄主体上嚼破寄主表皮并吸食虫体,尔后逐渐增大,寄主仅剩下蛹组织外皮,若有二只以上寄生蜂幼虫造成发育不良,则藏在寄主蛹壳内一侧死亡,健康之幼虫随著成长充满蛹壳内部,体内各处分散乳白色斑点,幼虫老熟后,进入前蛹期,尔后表皮开始皱缩,胸部前端体内开始出现一对复眼,由白色转变为红色,胸部与腹部间亦逐渐收缢,接着口器形成,触角、翅苞与胸脚在表皮内出现,由乳白色转变为黑色,即为蛹体。

寄生蜂蛹发育完成后,从东方果实蝇蛹一端钻出,羽化时间多在上午雄蜂羽化较雌蜂早2-3天,而每个东方果实蝇蛹体只羽化一只寄生蜂。雌蜂羽化后不久即可与雄蜂交尾,开始由数只雄蜂成一线追逐雌蜂,雄蜂乃弯曲腹部与雌蜂正式交尾,其动作迅速。产卵时雌蜂以触角碰触果实蝇蛹体并四处环绕,适当时机即翘起腹部,产卵管呈垂直,插入蛹壳内产卵,卵产于寄主体内肌肉或脂肪层内,其寄生产卵时间10~20分钟,一般每个蛹体只产1个卵,但是也发现2个卵以上之情形。在室温27℃±2℃,湿度70~75﹪,卵发育至羽化成虫约需18~20天,其中卵期为2天,幼虫期为9~10天,蛹期7~8天,成虫的寿命约10~15天。

饲养与繁殖

成虫:

成虫供以足量之方糖和水。

产卵寄生:

将第四日龄东方果实蝇约2,个蛹体装入直径9㎝,高2㎝培养皿,每个成虫饲养箱内置入约12,个蛹体,让寄生蜂产卵寄生。将每日龄之东方果实蝇蛹体让蛹寄生蜂产卵24小时,结果东方果实蝇蛹龄第四天以后接受蛹寄生蜂产卵寄生率在75﹪以上,蛹龄第1~3天寄生率均在60﹪以下。不同寄生时间对果实蝇蛹之寄生率,寄生一天,其寄生率达62﹪,果实蝇羽化率18﹪,蛹发育死亡率19﹪,寄生时间四天之寄生率82.3﹪最高,蛹发育死亡率17.7﹪,此时段为最佳蛹寄生蜂大量繁殖之时机。

结语

东方果实蝇寄主植物约32科89种,一般常见有番石榴、柑桔类、芒果、杨桃、莲雾、梨、桃、释迦、印度枣、龙眼、荔枝及柿子等。另外,部分水果因实施产期调节,再加上约29种为非经济性寄主植物,全年有丰富的寄主植物,东方果实蝇靠其强大之繁殖和扩散能力终年为害。建议采用东方果实蝇卵及幼虫寄生蜂防治非经济性寄主或野生植物等防治死角,让两种寄生蜂自然的找寻东方果实蝇卵及幼虫寄生,降低族群密度。

栽培区则利用蛹寄生格氏突阔小蜂,让寄生蜂寄生土壤中之东方果实蛹体,使无法羽化危害。虽然寄生蜂具缓效性,但对环境之冲击最少,且其成虫可自行寻找东方果实蝇卵、幼虫及蛹为寄主,自然繁殖立足,在目前东方果实蝇猖獗时刻,应可同时综合数种防治方法,以自然的手段,而达到最有效的防治效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